真正的SD-WAN技術與運營壁壘依然很高
SD-WAN熱火朝天,突然之間涌現(xiàn)無數SD-WAN企業(yè),SD-WAN的藍海似乎一夜之間變紅了。
在2012年,VMWare以12.6億美金收購SDN初創(chuàng)Nicira,而Juniper則收購了僅僅成立兩天的初創(chuàng)公司Contrail System,隨后Cisco收購Tail-f和Insieme……
當全球網絡市場為此迷惑與震驚的時候,幾家默默無聞的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正在絞盡腦汁把SDN的技術體系應用到更廣泛的……廣域網領域。他們如此稀少,以至于屈指可數:Aryaka,Algoblu,Pertino,Viptela,Versa,Velocloud……
至2015年,以SDN數據中心內應用為主的,我們稱之為傳統(tǒng)SDN業(yè)務,逐漸沒落以后。一些傳統(tǒng)網絡企業(yè)卻逐漸開始嘗試SD-WAN的產品與服務。
在我們分析SD-WAN為什么會炙手可熱之前,我們先看看為什么SDN的初創(chuàng)公司會驟然消失:
傳統(tǒng)SDN是一個局域網范圍內技術,其出現(xiàn)來自于校園網,最早被應用到數據中心領域,主要為數據中心部署云業(yè)務服務。
但在VMWare提供云內SDN系統(tǒng)以后(其主要來自于Nicira),市場上大部分客戶的私有云方案均來自于VMWare的一站式體系;而對于公有云服務商,其自身能力足夠自己開發(fā)云內需要的高度客戶化的SDN體系。(非常有意思的是,SDN的價值就是讓封閉的網絡平臺向開放發(fā)展,目的就是降低了IDC內,以及云內網絡系統(tǒng)的開發(fā)難度)……這是一個奇怪的悖論,初創(chuàng)公司因為SDN的開發(fā)難度降低而有機會與Cisco這樣的網絡巨頭一爭高下,但同時又是因為這點而失去壁壘與客戶。
我們再看SD-WAN:SD-WAN對比SDN(傳統(tǒng)SDN)的最大不同與挑戰(zhàn)就是廣域網。廣域網(WAN)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個神秘的黑匣子(包括運營商和Cisco這樣的網絡專家)。這就好像人們在面對復雜的城市交通一樣,沒有人能夠確切知道交通的狀況并作出有效的預測(我們所說的有效是只可以確定知道你的行程不會被打擾與中斷),即使是交通管理部門(對應于網絡中的運營商)和交通信號與監(jiān)控設備系統(tǒng)供應商(對應于設備方案提供商Cisco)依然無法以“上帝視角”看透這個黑盒子。而正是這一點為SD-WAN提供了機會,壁壘與價值體現(xiàn)。SD-WAN的生命力源于此,目的就是從“上帝視角”解決這些問題。
SD-WAN的核心
SD-WAN的核心是定義(Define)
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,(也許從一開始……)SD-WAN被很多數人理解為SO(optimization)-WAN,即用軟件方式達到網絡優(yōu)化的效果(實際上是提升了特定線路的傳輸效率)……這是一個奇怪的現(xiàn)象,我們可以看到,這在很大層面上來源于optimization的從業(yè)者有意或者無意地誤導。
我們看看這兩者有什么不同
我們可以以城市交通為參照(通信與交通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)……網絡優(yōu)化可以理解為導航規(guī)避擁堵(路由優(yōu)化)和更換賽車與專業(yè)車手(協(xié)議優(yōu)化)
且先不談網絡優(yōu)化已經有幾十年的發(fā)展,技術成熟度已經非常高(眾多網絡設備廠商有大 的技術與經驗積累),谷歌甚至公布了其 TCP BBR 擁塞控制算法,并提交到了 Linux 內核,從 4.9 開始,Linux 內核已經用上了該算法……其對初創(chuàng)公司來說,在這個領域很難形成真正的壁壘……我們僅從廣域網黑盒子的角度去看,SO-WAN并沒有改變什么,黑盒子并沒有因此透明,網絡優(yōu)化也并不能預測與規(guī)劃好網絡。可以很確定地說:這是一個Nice to have的業(yè)務模型(從市場反饋來看,用戶粘性與ARPU都非常有限)。因此,SO-WAN的價值體現(xiàn)也無法與SD(Define)-WAN相提并論。
*老套的觀點是,這是innovation與revolution的對比。*
我們再看看Define,SD-WAN的D體現(xiàn)在網絡的定義。同樣以交通作為對照,定義的意義在于我們可以把城市機動車道定義為高速路,可以把雙向4車道定義為可調整的非對稱車道(潮汐車道),甚至可以把公路定義為鐵路。這意味著,如果我們把某條城市道路定義為高速度路,在某個時間點,在一個方向上將會出現(xiàn)全部的綠燈,而垂直方向上將全部是紅燈。甚至是在同方向的每個車道上,有不同的紅綠燈配時。我們可以為某一輛車定義這樣的高速,也可以為某一種車定義這樣的高速(如公交專用道)。而S(軟件)的作用在于可以用編程的方式做到這些定義,并加入足夠多的關聯(lián)條件,時間,流量,車型,車主,乘客目的地,乘客時間安排,車輛當前位置,當前速度等等。而形成一個實時可變的,靈活的定義系統(tǒng)。
什么是真正的SD-WAN
SD-WAN真正有趣的地方是在整個網絡空間上定義出不同的資源,(比如,在公共互聯(lián)網為基礎的廣域網上定義出MPLS特性:標簽,優(yōu)先級轉發(fā)與QoS)并用可編程的方式進行創(chuàng)建,管理與分派。就像面向對象的編程,你可以創(chuàng)建一個MPLS對象,并管理這個對象的特征值,在你需要的時候進行激活與釋放。在這些網絡對象之上可以通過調用與編程構建更加復雜的網絡。你可以輕易構建HA結構,構建雙環(huán)保護,也可以輕易把星型組網改編成Fully Mesh網絡。你也可以在一條物理光纖上同時構建SDH,MPLS和互聯(lián)網服務,并且相互隔離與動態(tài)可調。而這些都是通過軟件調用,并借助于底層網絡資源虛擬化而實現(xiàn)的。
至此,我們現(xiàn)在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兩者的區(qū)別,網絡優(yōu)化的目的是為了單一業(yè)務的加速,或者單一業(yè)務負載的均衡。無論是大文件的傳輸加速,視頻傳輸的加速還是應用系統(tǒng)的加速,都是針對某一個特定需求而做的優(yōu)化措施,并不會改變網絡架構的本質。就像在軟件,服務器上的優(yōu)化,優(yōu)化數據庫,優(yōu)化應用,優(yōu)化中間件都無法與VMWare和AWS的虛擬化云體系相提并論。
*最被大家廣泛詢問的問題是:如果本質上是網絡優(yōu)化,那如何應對帶寬增加與網絡價格(成本)下降所帶來的挑戰(zhàn)?
回答是:無論怎樣的優(yōu)化都應對不了帶寬擴容所帶來的壓力與挑戰(zhàn)......,每一次大規(guī)模的互聯(lián)網網絡擴容,都會極大打擊網絡優(yōu)化公司的業(yè)績(我們從眾多網絡優(yōu)化公司的生生死死已經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)*
而SD-WAN的目的是使無序的網絡變得有秩序和可預測,并擺脫傳統(tǒng)的物理資源(專線光纖,獨立的MPLS網絡等等)限制。因為SD-WAN可以自己定義與虛擬化出需要的網絡資源,并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任意放大或縮小資源的某一個特定特性,比如,虛擬化的MPLS資源可以輕易擴充標簽項,可以輕易改變網絡拓撲,當然也能瞬時改變網絡容量。
SD-WAN與其他網絡體系的價值對比與IDC和云的價值對比類似。SD-WAN真正解決的是復雜網絡的透明化、簡單化與虛擬化,解決的是網絡彈性,有序與可預測。如果云是由AWS的EC2定義的,那么SD-WAN應該由ECN(Elastic Cloud Network)去描述。
面對上面的同樣問題,我們的回答是這樣的:網絡帶寬的增加與網絡定義、控制與管理無關。就好像無論道路修的有多寬,信號燈系統(tǒng)都需要越來越智能,從最初的人工控制手動調整,到固定配時,到依據大數據的定期調整配時,再到未來的AI配時與按需配時。這些方式都是為了能夠在道路上形成可預見的交通形勢,以滿足*每一個*交通參與者的需求。而同時,網絡的帶寬與成本變化不影響對網絡資源的定義需求,而更多的資源(帶寬)只會更有利于復雜網絡的定義。(同樣的道理,越來越便宜的硬件服務器是對云服務的正向激勵)
在我們理解了SD-WAN之后,我們可以看看為什么SD-WAN如此火熱。
*SD-WAN的網絡是建立在透明、可控、可預測的白盒體系中。*
其技術壁壘不言而喻……對比于傳統(tǒng)的不能再傳統(tǒng)的網絡優(yōu)化技術,“定義”作為一個嶄新的概念,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。定義可以為我們帶來很多有趣的事情(事實上,SD-WAN也可以定義SO-WAN,他們是Master/Slave關系),利用SD-WAN,我們從來沒有象現(xiàn)在這樣有效地控制網絡;利用SD-WAN,我們在WAN上實現(xiàn)了不同等級的QoS(注意,不是SLA),實現(xiàn)了按需分配網絡資源,實現(xiàn)了彈性網絡,實現(xiàn)了網絡切片與分層。
在另一個層面上,越復雜的網絡業(yè)務,越豐富的業(yè)務種類越是能夠體現(xiàn)SD-WAN的價值(如金融和電信領域,這也是為什么很少有互聯(lián)網公司(巨頭)會成為SD-WAN的主流客戶)。這帶來了足夠的市場空間與價值體現(xiàn),足以讓從運營商到方案供應商為之興奮異常,而資本的追逐也源于此。
SD—WAN依然是藍海
SD-WAN的藍海變成紅海了嗎?首先我們要去除浮在SD-WAN上的薄霧
我們怎樣識別SD-WAN
SD-WAN的服務特點
QoS:QoS與SLA不同,QoS不是指單一業(yè)務/服務的指標,而是在不同業(yè)務之間進行的質量指標控制,并能夠按要求定義不同的QoS;
網絡彈性:有價值的網絡彈性在于有QoS質量保證的彈性,包括帶寬彈性,優(yōu)先級彈性以及QoS彈性
可定義性:是否可以定義不同質量與特性的網絡資源,以及是否展現(xiàn)所定義網絡的關鍵特征。例如,定義一個MPLS網絡,是否可以展現(xiàn)Multiple Protocol的標簽體系。
可編程:按照用戶的需求與業(yè)務進行編程控制網絡的資源定義、QoS與彈性
SD-WAN的技術標記
中央集中的Controller系統(tǒng)
分層與簡潔的廣域網絡架構(通常是三層設備)
Overlay與underlay網絡的無邊界統(tǒng)一
與傳統(tǒng)IP網絡的peering交互
在屏蔽各種花樣翻新的誤導之后,我們現(xiàn)在可以把那些網絡優(yōu)化廠商區(qū)分開來,把鏈路服務商區(qū)分開來,當然也會把SDN廠商區(qū)分開來……在重新正視在SD-WAN的道路上……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在這個領域的公司依然是屈指可數……SD-WAN依然是一個藍海市場……
真正的SD-WAN技術與運營壁壘依然很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