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上云怎么選擇云服務商?
云計算市場風起云涌,已經是國內、國際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,根據甲骨文的觀察,即使在國內用戶對云計算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,但隨著市面上云平臺、云服務的種類和數量不斷攀升,許多企業身處云計算的浪潮,如何精確地評估自己的需求,通過云計算的優勢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,是目前這些企業所面臨的最大難題。
面對眼花撩亂的云服務,甲骨文提出10個問題,幫助用戶從安全、成本、運營、性能等層面評估云服務提供商,同時也幫助用戶檢視自己對于云計算的需求。
云服務提供商的10大問題
1、是否只有小型的應用可以上云?
2、云上的數據管理和以前是否一致?
3、企業有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,并且同時使用各種開發語言,云上能支持所有新技術和開發語言嗎?
4、數據上了云之后,可以隨時下來嗎?
5、平臺層云供應商的操作人員能看見用戶的數據嗎?
6、上云之后,可以自動幫企業從很多機器產生的日志文件中挖掘價值嗎?
7、上云之后,速度是否會像烏龜跑一樣慢?
8、企業上云需要遷移費用嗎?
9、上云之后,企業的DBA人員成本能否減少?
10、上云之后,企業到底是省錢還是費錢?
從最近和客戶的溝通過程中,我們發現,即使是身處同一個產業,每個企業在上云的時候,提出的需求、痛點都不同,以金融行業為例,有些企業的需求在于將所有備份數據上云,有的企業則希望能增強客戶體驗,開發新應用,他們都反映出過去以行業來區分IT需求的思維已經不能夠應對當前多樣性的客戶需求。在云計算時代,針對企業痛點的“定制化”需求趨勢已經形成,企業不僅希望能將應用、數據搬遷到云上,同時又能按照企業的實際需求,將云上的應用實現定制化,PaaS在云計算中擔任開發平臺的角色,真正能助力企業在云上實現應用定制化。
選擇PaaS服務提供商的5大標準
安全性:不要假設提供商都有足夠的資源和政策保護你的數據
盡管各家提供商都強調自己提供最廣泛的安全支持,事實上各家提供的安全服務并不相同。甲骨文建議企業在評估提供商的安全支持時, 問問你的提供商下列問題:云服務是否有提供多層的安全架構?例如在訪問、傳輸過程中都有數據加密的保護、是否有提供身分認證管理的機制?保證只有獲得授權的用戶能訪問數據。云服務提供商應該將企業數據分別存儲,萬一使用同個數據中心的“鄰居企業”發生風險,也能避免波及其他用戶。
彈性:遠離無法讓你彈性增加的應用或強迫使用某個定制應用的生態系統
雖然大部分的提供商提供多樣化的云服務,但是每個企業的業務需求不同,需要依照業務需求開發新功能。為了確保未來升級、開發順利,甲骨文建議企業采用標準編程語言開發的SaaS、PaaS,保持云上和本地部署之間的彈性。
集成:別讓提供商讓你成為另一個信息孤島,或是綁架你只能與其合作
過去企業只有使用一小部份的云服務,隨著云計算已經越來越接受程度越來越高,越來越多的用戶在開始采用SaaS、PaaS之后,開始思考如何將云應用的功能與其業務需求更好地集成。上云之后,集成云和本地部署的應用將變得更重要,別讓云服務提供商綁架你的IT架構,限制未來應用升級或系統開發的方向。
升級和變更:別讓提供商決定你升級的時間和方式
云計算是優化業務流程的重要手段,能快速地讓用戶使用到最新的IT技術。企業使用24x7全天候服務支持的云服務,即使有因為系統升級而停機的安排,也不會影響到業務的運營,甲骨文的作法正是,讓用戶自己根據業務規劃自由安排系統升級和開發,提供用戶最大的彈性。
標準:別讓提供商強迫你使用某個特定的編程語言
不管是本地部署或是云應用,建議選用業界標準編程語言開發的應用,才能有最廣泛的技術和人才支持。甲骨文建議企業應該從長期的眼光規劃上云之路,必須思考如果未來和這個云服務提供商停止合作,IT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該如何繼續?如果采用業界標準編程語言的云服務,具備彈性和標準的優勢,才不會被限制在某個提供商或編程語言,才能真正體現SaaS、PaaS具備的彈性優勢。
除了從以上各層面評估云服務提供商,甲骨文建議用戶同時必須考慮生態系統的支持。未來是混合云的時代,云是本地部署的延伸,有了ISV的廣泛支持,ISV和云服務提供商的資源才能互聯互通,為用戶提供最完整的技術支持和資源。
也可以關注一下,廣東IDC網上云服務介紹:上云服務